作者:admin 发表日期:2015-12-31 18:28
堂号又称堂名,是各姓氏宗族为标明本支的来历或根源而立的名号,其含义与郡望大致相同,只是郡望含义较广、来历久远.而堂号时间近,所指更具体实际.堂号一般可分为郡号和非郡号两类,郡号直接取自本姓族历史上的郡望名,如朱姓的沛国、吴郡、丹阳、钱塘、河南、义阳、太康、水城、南阳等郡望,又都是堂号;非郡号则多为自立的堂名,取材于该家族祖先的名人业绩、道德文章等,其名目繁多,来源复杂,含义丰富,各有特色。
朱姓的堂号有很多,不但大的宗支有堂号,而且极小的宗支也往往立堂号。这些堂号除用于自称外,又常书写在厅堂、祖庙、族中学校、店铺字号以及族谱中,甚至一些生活器具上也写上堂名作为标记.在我国南方,各朱氏家族每逢年节或举行祭祖活动时,也都要将书有本支堂号的大红灯笼悬挂于祠堂和住宅门首。以隆重其事。
朱姓的堂号除郡号外,已知的主要有堂、槐里堂、白鹿堂、两仪堂、玉奇堂、明伦堂、婆源堂、新安堂、金陵堂等.这些堂号有些是表示地域关系,有些是为纪念和弘扬先贤功德业绩的.如金陵堂、新安堂、婆源堂等,均是表示地域关系,说明本族源于其地。其他则是纪念祖七勋德功业,其中以“堂”使用最为普遍,它是为纪念朱熹而来。
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安徽婆源人.赘源在南朝梁、陈时属新安郡。新安城外有座山,风景秀丽,朱松小时候在新安城读书时,常去山游览,后来他到福建做官,难于返乡,就刻了“书堂”印章,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。朱松去世前,曾向好友刘子羽托孤,请他在宅旁为朱熹筑一室,给朱熹母子居住。他死后,朱熹随母亲由建迁居崇安五夫里刘子羽家中,师从刘子晕等人。这里又成为朱熹读书之地.朱熹为纪念父亲,就把乃父印章上的“书堂”四字题匾于读书厅室,以示“不敢忘先君之志”。朱熹成名后,因取别号为,人称“先生”、“失子”,并称其学为“学派”,其族遂号称“朱氏”。后来.由于朱熹名气太大,除了他的后裔以堂命名外,其他许多朱姓旁支别系也纷纷慕名攀附,自称是朱氏,他们这样作,无非是想以朱熹的业绩鞭策族人,希望效法先贤而已。